当自然光不理想时,外部光可以有效改善光照条件。与纯自然光拍摄相比,外拍灯有很多优点。光的方向、光的强度、光的颜色都可以自由控制,从而营造出摄影师想要的光氛围。
外拍灯布置在角色的后面,以产生背光效果,稍后使画面变亮。自然光虽然具有真实自然的优点,在拍摄时也能恰当地表现场景氛围,但往往会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有时无法满足摄影师的拍摄需求。使用外拍灯有助于弥补自然光的不足,对拍摄时间和拍摄环境的要求更加宽松。
外拍灯可以自由控制拍摄场景中的光线,通过外拍灯和自然光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摄影师想要表达的光线条件。另外,在自然光下加外拍灯,不仅可以控制对比度,还可以调节色温,有时还可以作为造型光。外拍灯呈现的画面效果质感强烈,层次分明,细节丰富。
作为点光源,除了合理设置灯值,摄影师还可以通过调节灯与被摄体的距离来调节被摄体的亮度和范围。一般来说,外拍灯离被摄体越近,对被摄体的光效越强,反之,与环境的融合程度越高。
常见的单灯拍摄方式是裸灯正面照明。光线富有质感,画面清晰锐利,能很好的表现人物的立体感。拍摄时注意背景与被摄体的光线比例控制。有时使用一盏灯来产生背光效果。拍摄时要根据环境光设置相应的灯值,尽量使人造光和环境光融为一体,避免破坏环境氛围。
1.柔和的灯箱作为主光。
是阴天下午4点多拍的,光线很暗很柔和。孩子坐在码头的甲板上,在人物前面布置了一个带柔光箱的外拍灯,增加曝光度。光质柔和,明暗过渡自然,更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皮肤纹理。
光圈:f/1.4;快门速度:1/800秒
焦距:85mm;ISO:200
大光圈模糊背景,把人物和背景分开。
2.单灯产生侧背光。
阴天的晚上,光线很暗。人物左后侧布置一盏裸灯,间距两米左右,营造侧面逆光的灯光效果。裸灯的光质较硬,形成明暗之间的强硬过渡。背景变暗,脸部是画面中亮的区域。画
光圈:f/2.8;快门速度:1/320秒
焦距:85mm;ISO:200
3.单灯施工前的计量
阴天下午4点左右,光线较暗,在人物右侧前方45布置外拍灯,照亮面部,增加明暗过渡的层次。用小光圈拍摄,映衬出背景中的芦苇线条。这些向上延伸的线条让画面充满了向上的张力。
光圈:f/20;快门速度:1/80s
焦距:28mm;ISO:200
采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拍摄,后期加入了云彩效果,增加了画面的氛围。
4.单灯产生背光。
阴天拍摄时,为了营造逆光的灯光效果,在人物左后方45处布置外拍灯,高约2.5米,在人物右前45处布置反光板,将光线补光在脸上,形成漂亮的眼睛光。后来用品红滤镜改变了天空的颜色,让画面呈现出夕阳的温暖感。
光圈:f/1.6;快门速度:1/320秒
焦距:85mm;ISO:100
大光圈小景深营造出一种模糊的前景和背景,让画面有一种虚实相生的层次。